欢迎您访问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全国报名热线 400-000-0366
规划咨询 Enrollment
Hot News / 专家视点
2018 - 11 - 06
点击次数: 353
张正河:讲好品牌故事,铸造县域特色农业品牌2017-04-12 13:48 来源: 人民论坛网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致辞讲话人民论坛网4月12日山东兰陵讯(记者 王驰)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推进“新四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品牌化是重要抓手。4月12日,由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临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自主品牌(兰陵)峰会”在兰陵召开。本文为中国...
2018 - 11 - 20
点击次数: 278
2018年8月6日,崔长彬副主任应邀参加河北沽源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并发言,发言内容如下:一、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简史首先,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简史。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普惠金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额信贷,第二个阶段是微型金融,第三个阶段是普惠金融。小额信贷,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小额”,什么是小额呢?国际比较有共识的标准就是人均GDP的2.5倍,一笔贷款不超过这个额度,就可认定...
2018 - 12 - 11
点击次数: 333
北京市丰台区早在1993时就已开始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与量化、企业登记备案、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等措施,截止2013年底,经过20年的首轮改革,全区7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6个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中有3个也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监督有力”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初步实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
2018 - 12 - 11
点击次数: 159
现代农业发展要预留通向市场的“出口” 传统农业属于经验型产业,往往依据农户的生产经验进行生产,而面向市场的事则交给了农产品经纪人,经常导致“谷贱伤农”的事情。互联网快速发展以来,农业与市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二者的联结变的更加智能和多元,其中农副产品电商就成为农业面向市场的新型“中介人”,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了通向市场的载体平台,而现代农业也必须要预留通向市场的“出口”(品牌...
微博 / WeiBo
书名:同步推进 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定价:68.00元作者:张正河 等 著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2-01ISBN:9787109235656版次:1开本:16开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6
浏览次数:114
应《新西部》杂志约稿,崔长彬副主任在该杂志发表文章:《探索建立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信用体系——田东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启示》。全文如下:田东位于广西西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距离中越边境150公里,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地区。2008年12月,田东成为全国农村综合金融改革试点县。经过10年时间的努力,田东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得到长足发展、“三农”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扶贫工作得到有力支持三个方面。而这些成果的取得,均得益于田东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心的“六大体系”建设。 一、田东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六大体系”的经济学逻辑田东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构建的机构、信用、支付、保险、担保、村级服务 “六大体系”,在全国农村率先系统化破解了农户资金缺、贷款难的问题,激励农户从“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探索出了农户利用金融资源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其中,信用体系发挥了龙头和支柱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安排契合了市场经济特性和我国农村金融实际。信用、价格和交易成本是市场经济的三个关键要素。其中,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户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用款少、用款频、用款急,却缺抵押、缺质押、缺担保、缺报表,...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0
浏览次数:42
2018年3月,崔长彬副主任在《当代金融家》杂志发表论文《互联网金融有助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文稿如下:一、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小康是老乡的小康,乡村是农民的乡村。与农村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相比,金融对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民予以支持,则更为直接。从生产经营角度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按经济实力可分为两层六类:第一层是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是新农民在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第二层是小农户,分为普通小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两类。从数量上看,截至2016年末,我国农户总数在2.3亿左右,大概有近0.7亿户流转了4.7亿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户数和流转土地面积分别占农户总数和农户承包土地总面积的30%和35%;承包并自我经营土地的农户为1.6亿户,经营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5%。在1.6亿户小农户中,全国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35万人、约2000万户,2017年末应减少到3000万人、约1000多万户。由于流转的土地并不一定集中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亲友间碎片化流转情况也普遍存在,所以目前无论是在经营户户数还是经营土地面积意义上,小农户都仍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从趋势上看,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是农业经营体系的中坚力量,也是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农...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0
浏览次数:42
一、困惑及思考的起点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近些年,许多地方城乡统筹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迁村并点、迁村并城或迁村并镇。从规划编制的角度看,在涉及乡村发展的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乃至区域发展规划中,都会有大量篇幅涉及到撤并村庄的问题。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可以节约耕地,通过压缩农民宅基地面积,增加耕地;二是可以实现农民的集中居住,减少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三是可以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地方的发展规划都在不遗余力、千方百计的迁并村庄,主要根据地方户均占地标准或人均占地面积,把农民原来的宅基地和村庄进行压缩合并,有的一个镇几十个行政村要并成几个中心村,有的地方干脆直接迁并到镇区,变成一个人口“几万人”的中心镇或小城市。而迁并后的村庄原址被规划为了现代农业园区,或被拿来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满足城市、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由此,笔者产生了极大的困惑,一是传统村庄(包括古村落)存在了几百,年有的近千年,一直都能合理存在,为什么现阶段却变得那么妨碍某些地方发展了,非全拆不可?二是撤并村庄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真是为了节约耕地、为了城镇化、为了农民的生活更好,这些可能是远期的目标,近期来看却是许多地方都紧盯着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城市的用地指标用完了,开始盯...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1
浏览次数:43
一、村庄的形成、演化及发展轨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上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也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但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很大的国家,有约7亿人口生活生产在约100万个村庄,这些人口何去何从? 这些村庄何去何从? 本文主要讨论快速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重政策下村庄的发展方向。村庄和集镇两者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居民点的一种存在形式。其中,集镇是作为农村中心(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存在和发展着的,并为村庄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换句话说,村庄是集镇经济的腹地,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因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村庄和集镇也可以逐渐过渡和转化,集镇本由村庄发展而成,而一旦集镇的服务作用衰退也可变为村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村庄发展和演变尽管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但还是有发展规律可循的。一个村落,不论它形成于哪个时代、处在哪个区域,也不论它是多姓村落还是宗族村落,都经历了从零星聚落到村落的发展过程。影响村落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村落内部人口自然增殖的原因,也有移民以及村际间人口流动的影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人口自然增殖无疑是村落发展壮大的最主要原因。那么,居民点如何演变并逐步发展成为村庄、镇、市以及都市群带,完成这一历史变迁的?可以用一个演化图来表示。具体来看,居民点发展的主方向是由村庄到集镇,再到城市...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1
浏览次数:42
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业最常见的利益联结模式就是“公司+农户”,这一模式曾受到广泛的肯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模式所掩盖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现出来,并且颇遭垢病。事实上,在这种组织模式中,一直未能普遍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难以有效地维护自身利益。近些年,随着中央政策的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组织模式不断得到丰富,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趋于完善,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为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利益联结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加工业的组织模式(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该做法是农户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相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合作,以形成自己的规模优势和提高谈判能力。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当的是企业与农户的连接桥梁,它集中农户的产品为企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加工原料,然后再把企业的生产计划或信息转述农户,并进行相关的指导和服务。显然,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在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中的位置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共同处于农业生产环节。此模式的主要利益分配方式有两种:(1)利益风险共担。农户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然后由公司提供信息、种苗和技术服务,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下进行商品化生产,并根据市场行情和产...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1
浏览次数:44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与战略布局 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刻分析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机遇挑战,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面临一系列问题,阻滞着产业向纵深发展。从农产品加工业的内在问题看,产地初加工落后、精深加工率低、自主创新力弱、中小型企业比重大且集中度不高,是农产品加工业面临较为突出的内生问题。从体制机制方面看,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不强、农技推广薄弱、经营主体的能动性发挥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与上游种养殖一体化程度不高是重要的体制原因。总体上来讲,未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上要“市场导向、融合科技、激发主体、接二连三、提质增效”。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本地化的加工产业集群;以科技融合为引领,多层次深度开发农产品附加价值;以培育加工型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使农户享受融合成果;以完善与种养殖和消费主体的上下游联接机制为突破口,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以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群提质增效为落脚点,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一、主攻方向农产品加工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背景为农产品加工业从总量扩张向升级转变提供了消化吸收期。农产品...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1
浏览次数:51
我中心县域经济研究系列丛书之一——《县域金融扶贫的田东经验》2018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论著得到中国农业大学“双一流”文化传承创新图书出版基金项目支持。该论著深入探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这一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农村金融六大体系及由此发展出来的模式、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田东农村扶贫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建构思路和行动方案,对田东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建设金融反贫困长效机制,均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对即将脱贫和已经脱贫的贫困县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0
浏览次数:53
由中心崔长彬副主任担任第二作者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研究》一书已于2018年8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论著聚焦当下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更多从普惠金融视角加以详细解析,涉及金融支小、金融支农及金融扶贫领域的详细分析。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0
浏览次数:50
Copyright ©2018 - 2021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2号楼205室(100083)
电话:18618321630
QQ:190360545
邮箱:jiadameng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