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全国报名热线 400-000-0366
Important News ————— 重要新闻 More
中心领导 专家团队
领导
名称
  • 张正河

    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

  • 贾大猛

    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

中心动态 / help MORE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中心研究方向及成果 ————— Center Research Direction And Results
More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学术研究 / MORE
截至日期:
发布日期: 2021 - 03 - 03
6375041094268441821455863.pdf发表于《国家治理》周刊,2020年9月第4期以城乡要素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贾大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正河 摘  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要素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人口、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城乡要素发展入手,分析了城乡要素流动态势、研究了新时代城乡要素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城乡要素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期望通过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乡要素  城乡融合【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确定了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达到60.6%,更多的农业人口走向城镇就业置业安家,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率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近几年,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略有放缓,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及其增长速度更是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如何推进新时代新型城镇化更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课题。而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则是新时代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城乡要素流动态势及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城乡要素主要包括人口、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城乡要素流动态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乡村的吸引力正在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压力也在增加,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农民进城落户速度放缓,落户意愿不足。2016年以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每年仍保持了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说明农民进城的大趋势没有变。但增长速度成持续放缓态势,常住...
截至日期:
发布日期: 2019 - 04 - 24
转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2期发表了张正河教授及其博士生杜凯的论文《中国工农城乡发展:滞后与同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69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变迁。文中运用不平衡理论对产业和区域发展滞后进行了讨论,并从工农相互作用的角度把中国工农城乡发展率先与跟进关系的演变7个阶段进行了定性分析,进而运用统计数据对全国及各省工农城乡关系进行定量判断,最后提出了不同区域优化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措施。   张正河教授的这篇论文,对中国的工农城乡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突破性的研究。《中国软科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是经济管理学院规定的A类期刊。该期刊致力于推进决策科学化,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重大理论动向、国内外软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据悉,张正河教授在上个世纪末即开始这一课题的研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倾注了大量心血。张正河教授自工作以来,主持包括国家重大、重点等省部以上科研课题40多项,获省部以上科技进步、社会成果等奖励20多项;发表在新华文摘、管理世界、瞭望、财经研究、经济学家、中国软科学、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国际贸易、技术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农村金融研究、调研世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刊物上的学术论文160多篇;提交并被批示采纳的政策建议10多份;出版著作与教材30多部;策划主持大型论坛50多个;主持企业、市、县、村产业设计规划50多个;培训全国地市级以上干部3000人,县市书记(长)正职3500多人,副职6000多人;全国涉农企业负责人9000多人。   这些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极大提升了我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对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日期:
发布日期: 2018 - 11 - 06
书名:同步推进 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定价:68.00元作者:张正河 等 著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2-01ISBN:9787109235656版次:1开本:16开
政策研究 / MORE
PRODUCTS / 新车排行榜 更多>>
规划咨询 / MORE
2018 - 11 - 06
本规划是“十三五”时期行唐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指导全县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2018 - 12 - 10
“十三五”时期是赣州市主攻工业,奋力实现经济跨越,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决胜时期...
2018 - 12 - 10
1.规划布局总体规划布局以双滦区农业发展空间为依托,以空间组团式发展为空间布局。...
2018 - 12 - 10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唐山市加快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
2018 - 12 - 10
社会事业是关系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内容,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2018 - 12 - 10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
2018 - 12 - 10
《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8号)(以下简称...
PRODUCTS / 产品展示 More
县域资讯 / teachers MORE
政策资讯
  • 浏览次数: 69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出如下意见。一、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农业农村生态文明。要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观,正确处理“三农”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自觉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贯穿到“三农”发展全过程。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着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农业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要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要深刻把握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路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给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碧水蓝天。二、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等制度,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推动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构建农业农村...
  • 浏览次数: 133
    更新日期: 2018 - 11 - 06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是听听大家对经济发展形势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我向在座各位民营企业家和全国广大民营企业家,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几位民营企业代表发了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收。下面,结合大家发言和关心的问题,我讲几点意见。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1980年,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到1987年,全国城镇个体工商等各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达569万人,一大批民营企业蓬勃兴起。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兴起了新一轮创业兴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很多知名大型民营企业都是这个时期起步的。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
  • 浏览次数: 92
    更新日期: 2018 - 12 - 27
    根据国家发改委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工作通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自评报告编制大纲和主要评价指标如下:    附件:1.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自评价报告编制大纲     2.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成效定量分析表
  • 浏览次数: 83
    更新日期: 2018 - 12 - 27
    关于印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改农经规〔2018〕14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委、办、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旅游委(局):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认定和管理工作,着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关于印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农经﹝2017﹞1451号)等文件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2.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评审标准(试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 业 农 村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  政  部自 然 资 源 部商  务  部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10月11日
区域经济
  • 浏览次数: 99
    更新日期: 2018 - 11 - 06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根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部署,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畜禽和水产品等主产区,也是经济和人口相对集中、河流水系比较发达的区域。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相关省市不断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资源开发强度大、生产经营方式不合理、历史欠账多等原因,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仍是长江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改善长江水质,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杜绝欠新账、逐步还旧账,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各方责任,完善治理机制,强化政策举措,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改善长江水质,实现农业农村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筹推进,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种植业、畜禽水产养殖业和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系统设计治理方案,合理确定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治理重点。紧扣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优先解决沿江养殖污染和重...
  • 浏览次数: 108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1
    10月25日在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河北省财政厅召开了关于解读《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财政政策(试行)》(以下简称《十条政策》)的新闻发布会。河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云霄,预算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预算处处长赵新海,预算管理局市县财政处副处长杨慧卿出席发布会。   县域经济是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了解,《十条政策》制定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突出导向,紧紧围绕“3689”基本思路,全面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机制,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突出促进县级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融合发展、质量提升。三是统筹兼顾,树立“不养懒汉、激励发展”的政策导向,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兼顾效率与公平,真正体现奖勤罚懒,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四是精准实施,合理明确补助标准和操作方式,确保各项政策落地。   为落实好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县级财源建设状况,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调控作用,激发县级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县级财源规模和质量双提升,推动做大做强财政收入蛋糕。出台的《十条政策》的核心就是“多增多奖励、高质更受益、激励壮财源、约束促自立”。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实施税收增长激励,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对县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幅超县级平均增幅的,奖励省级分享增量的15%,其中对贫困县奖励幅度增加10%;同时对税收收入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幅度提升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10个百分点)。   二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对按规定程序认定的、在有效期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县域范围内工商登记并纳税的,按省级分享企业缴纳增值税增量的25%给予企业所在县市奖励。   三是实施军民融合企业奖补,引导军民融合加快发展。对省级有关部门按规定程序认定的军民融合企业,在县域范围内进行...
  • 浏览次数: 66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1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同时要看到,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区域发展机制还不完善,难以适应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为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各项任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现就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有效有序运行。——坚持中央统筹与地方负责相结合。加强中央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顶层设计,明确地方政府的实施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地方按照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本地区协调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区别对待与公平竞争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区域政策尺度,针对不同地区实际制定差别化政策,同时更加注重区域一体化发展,维护全国...
  • 浏览次数: 68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1
    按照《国务院关于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8〕127号)精神,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对于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安全,促进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加快形成上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新格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批复强调,《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围绕改善提升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围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打造美丽、畅通、创新、幸福、开放、活力的生态经济带。  批复要求,河南、湖北、陕西省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将《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要改革任务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衔接起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规划》实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指导,围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实施、重点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同时,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环境,为增强汉江流...
农业农村资讯
  • 浏览次数: 83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1
    12月4日,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3期每月讲坛活动。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为广大干部职工作了题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庆祝中国农村改革40周年”的专题报告。他强调,今年是我国农村改革40周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在系统梳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把握好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韩长赋在报告中梳理了中国土地制度演进中的典型形态和国外主要的土地制度及特点,总结了中外土地制度变迁的规律性特征,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实践。他指出,4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先后经历了确立、完善、深化三个阶段,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逐步确立的,展现出广泛适应性和巨大包容性。总结40年改革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处理好稳定与放活的关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渐进性改革方式,坚持因地制宜。  韩长赋强调,土地制度作为农村最基本的制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变化进行改革和完善,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要明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线、目标、重点、路径和底线,准确把握改革的形势要求,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强化土地制度供给。要把握好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即产权关系明晰化、农地权能完整化、流转交易市场化、产权保护平等化和农地管理法制化。     韩长赋指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任务艰巨而繁重。要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问题,一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既要保持土地政策的稳定...
  • 浏览次数: 68
    更新日期: 2018 - 11 - 06
    关于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环境保护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规划国土委、规划局、规划国土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办)、旅游局(旅发委)、卫生计生委、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银监局: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扩容,发挥乡村旅游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附件: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 政 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 然 资 源 部生 态 环 境 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 通 运 输 部农 业 农 村 部文 化 和 旅 游 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 民 银 行市 场 监 管 总 局银 保 监 会2018年10月10日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在扩大乡村旅游规模、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仍面临较多制约,突出表现在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外部连接景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和污水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欠账多,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产品和服务标准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意愿不强、融资难度较大。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提质扩容,进一...
  • 浏览次数: 65
    更新日期: 2018 - 12 - 2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韩长赋  土地是财富之母、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生产关系安排,是一切制度中最为基础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2018年是我国农村改革40周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系统梳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历程,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论述,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一、中国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与国际比较  适应资源禀赋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古今中外世界各国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土地制度。站在全球的视角,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各种典型的土地制度安排,有助于科学、系统、全面地认识中国土地制度。  (一)中国土地制度演进中的典型形态。从古到今,中国土地制度大致经历了共有制、井田制、私有制、均田制、公有制等多种典型形态。可以说,一部土地制度的变迁史,就是一部朝代更替史,更是一部社会经济发展史。  一是共有制。研究表明,中国有史料可以佐证的土地制度发端于商朝的村落共有制。这一时期,人类由游牧转为农耕,定居于村落,农业生产主要是刀耕火种,生产力低下。在这样的条件下,土地由组成村落的氏族合村共有,氏族成员共同耕种,作物收获后共同分享。这种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氏族社会特点,有利于氏族成员共同生产生存。  二是井田制。这种制度大致出现在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分封土地给贵族,贵族将土地分配给庶民使用。庶民以共耕公田为前提条件而获得私田,且庶民要完成公田的耕作后才能耕作私田。那时的耕地,总体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如同“井”字,故称井田制(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中间是公田)。井田...
  • 浏览次数: 52
    更新日期: 2018 - 12 - 28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绩效评价和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规〔2018〕15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了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工作。经产业园创建绩效自评、所在县申请认定、省级审核推荐、创建绩效评价、现场考察等程序,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提出了首批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拟认定名单。现公示如下。1.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2. 河南省正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3. 山东省金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4. 黑龙江省五常市现代农业产业园5. 贵州省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6. 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7. 湖北省潜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8. 陕西省洛川县现代农业产业园9. 吉林省集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10. 浙江省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现代农业产业园12. 黑龙江省宁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13. 江西省信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14. 黑龙江省庆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15.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16. 江苏省泗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17.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现代农业产业园18. 湖南省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19.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20. 山东省栖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如对上述公示情况有异议,请于2018年12月29日下午17:00前,实名(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情况要坚持实事求是,并提供证明材料。             ...
县域经验
  • 浏览次数: 128
    更新日期: 2018 - 11 - 06
    现代农业到底什么样?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环节,如何做到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怎样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找到短板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双阳区是从传统农业县脱胎而来,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很难支撑起作为长春城市副中心城区的建设发展需要。双阳区秉持“区位优势得天独特,拥有青山绿水”这一现代农业自然禀赋,主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他们提出,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坚持三产融合、三业并举,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构建全区“三农”发展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形成农民收入增长新机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演变。 主动出击打造果蔬生产采摘产业带从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往南,沿长清公路,转奢新线,一路上“国信现代农业基地”“草莓小镇”“奢爱农业主题公园”……一条以绿色有机果蔬生产、采摘为特色的产业带已经形成。双阳区已建成各类果蔬产业基地约20000亩,其中,棚膜经济产业园区约3500亩,主要分布在新兴村、奢岭村、爱国村、前城村、团结村、东营村。在此基础上,双阳区谋划打造了奢岭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具体包括奢岭“草莓小镇”、国信社稷尚品有机农业等1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此外,产业园内还沿双阳河建有绿色有机稻米产业带,在北部浅山区建有特色林果产业带,沿奢新线建有农牧循环产业基地等。 依托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梅花鹿节、葡萄节、油菜花节……近年来,双阳区依托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发展以“农事体验、农家休闲、农业观光”为主体的休闲农业和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节庆旅游”为支撑的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由生产向生态、生活转变,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全区接待游客517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5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和28.7%;2018年,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县。同时,...
  • 浏览次数: 946
    更新日期: 2018 - 11 - 06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留影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平均三年再造一个新晋江。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26.16%;1978年,晋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45亿元,到2001年已达到303.5亿元,22年中经济总量翻了七番之多,平均三年翻一番,等于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晋江。1978年晋江的财政收入仅为1476万元,2001年达到16.1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2.6%。——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跃入全国十强县(市)行列,而且位次不断前移。1991年,在全国首次公布的百强县(市)名单中,晋江市排名第五十五位,1994年上升到第十五位,2001年又跃入百强县(市)前10名行列。1994年以后,晋江市一直名列福建经济实力“十强”县(市)之首。2001年,晋江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14。——工业化进程加快,在全省率先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晋江的工业化水平很低,197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只有0.51亿元。改革开放后,晋江大力发展工业,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值超千万元的规模企业达537家,超亿元的55家;形成了制鞋、纺织服装、建材陶瓷、纸制品、食品和玩具等支柱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许多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并出口到世界各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前,晋江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1978年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为38.635.126.3。改革开放后,晋江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001年调整为3...
  • 浏览次数: 82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3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保持长江上游一湖清水,是三峡库区人民承担的国家责任;让库区人民富起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责任。如何让库区绿水青山常在、金山银山铸就——  看重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怎样干游客在重庆万州区游览长江岸边的五土村古红橘休闲采摘长廊。王智勇摄    本报记者唐园结 邓俐 李飞 周鹏飞  一个寻常周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观展者络绎不绝。“壮丽三峡”展厅,一幅幅老照片从不同角度还原了彼时的库区情景:青山脚下,碧染田畴,一江清水绿如蓝。  同一日,三峡库区一个居于半山的临江村落,游人如织。村中十里古红橘长廊,串起亭榭广场,歌声伴着笑声,在江面山间飘荡。抬眼望去,绿水东流,群山叠翠。  时空变幻,三峡库区人民守住了山水,革新了产业,探索并总结出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关系的一条重要经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什么是产业生态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让产业更绿,让绿色的产业更多。怎样理解生态产业化?就是用产业规律推动生态建设,将生态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二者互动互促互融,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这条新路之于三峡库区,极端重要。长江上游,重庆是一道生态屏障。高峡平湖,又将库区摆到了生态核心区的特殊地位上。这片江域山区,生活着逾千万人民,其中包含了重庆全市贫困人口的近60%,面临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必须找到一条兼顾生态与产业的发展之路。  这条经验之于其他地区,极其宝贵。它是一个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保护生态多样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条要诀,更是一个拥有七八亿农村人口的大国,让广大农民富起来,将广袤乡村打造成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发展方略。  孟冬的三峡库区,常常是雾锁大江、云遮群山的天气。记者自重庆奉节沿江而上、一路行思,在三峡库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动实践中,对生态建...
  • 浏览次数: 66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1
    2018-11-27 09:46:54       来源:中国农村网 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意味着区域内“菜篮子”产品主产县的最好水平,2016年,安溪县被认命为泉州市首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国字号”得来不易,近年来,安溪县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先后被确认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及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  落实三大责任 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而责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各级各有关主体切实落实责任,群策群力,实现社会共治,才能真正从各个环节筑牢质量安全防线。为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安溪县落实以下三大责任:  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农茶、市场监管等部门为成员的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镇、村也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乡镇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实施监管名录制度,逐级梳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产品(茶叶)生产经营者,实现对所有生产经营者监管全覆盖;实施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制度、检打联动制度、质量安全倒查机制、举报重奖制度、黑名单制度和财政扶持项目“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度。  落实行业自律自治责任。建立了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县乡村“赛茶王”活动和技能大赛等“十大载体”为支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纳入诚信体系建设。  强化三大重点 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有效推进工作,安溪县从县域实际出发,强化了三大方面的重点工作:  加强源头治理。持续开展生态茶园建设,改善产地环境质量;大力推广铁观音、淮山等县域主导产业和主...
行业动态
  • 浏览次数: 73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1
    光坡休闲农业小镇把主导产业做大  已近年底,走进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各村,可见大片的圣女果田洋。在田边,在路旁,一个个红彤彤的圣女果正在一家家收购站里被打包,随后将被发往北上广等地。  新一轮圣女果采摘季已经开始。以圣女果为主导产业的光坡休闲农业小镇,去年圣女果产业产值为6.5亿元。圣女果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助光坡镇众多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规模种植提升农民收入  “2009年以前,村民大多都住瓦房,现在基本上都盖起了小楼房,许多人还买了小汽车。”在光坡镇武山村,村民陈振帅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村里种植圣女果后的变化。尽管上个采摘季行情不理想,但他还是挣了7万元。  据村民介绍,光坡镇种植圣女果的历史已有20年,但规模壮大是近10年的事。种植户杨富辉在2007年开始种圣女果。2008年,我省开始试点农信社小额信贷。2009年陵水推行小额信贷首年,杨富辉勇敢“吃螃蟹”,向农信社贷款,扩大种植规模。  他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陵水圣女果效益好,还贷款不是问题,许多村民和他一样,年年贷,年年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此外,陵水还将圣女果种植纳入农业保险保障范围,保险费用的八成可以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11年来,杨富辉的种植规模从几亩扩大到20亩,自建冷库并开展收购业务的他,在2016年采摘季,赚了30万元。武山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养透露,武山村的种植规模已经从2012年的6000亩增长到如今的1万亩。  武山村是光坡镇发展圣女果产业的一个缩影。一组数据可以说明产业之兴盛:光坡全镇耕地2.6万亩,每年圣女果种植面积就2.5万亩,占全县种植量的三分之一。规模生产带来集聚效应,采摘季期间,光坡镇有300余家圣女果收购点,约2000名内地客商前来收购,陵水80%以上的圣女果都在光坡镇销售批发,日均交易量约为300吨。“光坡镇已经成为陵水圣女果的集散地。”光坡镇党委书记龙靖说。 ...
  • 浏览次数: 68
    更新日期: 2018 - 11 - 06
    一个西红柿的“世界地图”2018-11-02 11:21: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记者 郝玉 白佳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侯金国没出过国,可他看着长大的西红柿,已经在中亚国家“打卡”旅行。侯金国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托斯坝村人,依靠当地标准化、产业化农业发展路子,从他大棚产出的西红柿,不仅供应伊宁市、乌鲁木齐蔬菜市场,还远销中亚国家。走进侯金国的蔬菜大棚,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一株株青翠欲滴的菜苗上挂满了西红柿,正在地头打包装箱的侯金国忙得不可开交,“今年的西红柿品质比往年都要好,产量也提高了一倍,这还要归功于新建的大棚。”托斯坝村有398座蔬菜大棚,是全村196户732名村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据人民银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支行驻托斯坝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队队长郭庆祥介绍,今年他们帮助村民升级改造了44座老式大棚,侯金国就是首批受益人。“大棚的高度、空间都增加了,比老式大棚更加牢固,光照更加充足。”侯金国正说着,村里的货运车到了,他起身将打包好的西红柿装车,送它们“疆内游”。乘着货车,大约五六分钟,这些西红柿便来到了它们的“新家”——特克斯县一站式采购配送中心生鲜区。迎接它们的是配菜员,卸车后,它们将按照订单分类摆放。生鲜区负责人侯磊说,西红柿的配送范围在县城。现在居民可以在网站、微信上进行订购。当天下单,当天就能在附近的配送点取货。除了“疆内游”,去年开始,侯金国大棚里不少西红柿还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实现了“国内游”“国际游”。“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党委书记赵德强说,这几年乡里在引导村子改造升级大棚的基础上,还陆续建设了加工、冷藏、销售、检测等平台,完善生态农业产业链。有了完整...
  • 浏览次数: 69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1
    2018-11-15 10:10:14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张淑梅11月13日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的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近年来,河北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省近200种特色农产品中,有123种获区域公用品牌。  据了解,河北南北跨度大,地形地貌多样,具备多种农业形态的存续空间,在各地区的粮、油、菜、菌、果、药、畜禽、水产品等产业中,有近200种特色农产品。据不完全统计,鸡泽辣椒等123种已经获得区域公用品牌,特色粮食有丰宁黄旗小米、围场马铃薯等19个,特色油料有滦县花生等2个,特色蔬菜有玉田包尖白菜、鸡泽辣椒等22个,特色食用菌有平泉香菇、遵化香菇等5个,特色瓜果有青县羊角脆甜瓜、满城草莓等8种,特色水果有内丘富岗苹果、晋州鸭梨、深州蜜桃等19个,特色干果有迁西板栗、临城薄皮核桃等20个,特色中药材有巨鹿金银花、涉县柴胡等13个,特色畜禽产品有阳原驴、隆化肉牛等9个,特色水产品有曹妃甸河鲀鱼等6个。  尽管这些特色农产品都是小品种,但也能做成大产业。平泉的香菇、鸡泽的辣椒、巨鹿的金银花等年产值都超过10亿元。在县域农业总产值中,怀来葡萄占72%,平泉香菇占54%,崇礼彩椒占51.7%,鸡泽辣椒占50.3%,滦平中药材占49.1%,迁西板栗占40.1%,巨鹿金银花占40%,是带动农民增收和实施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河北农业特色产业迅猛发展,全省已经形成安国中药材、平泉食用菌、万全燕麦、迁西板栗、望都和鸡泽辣椒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聚集区。中国辣椒特优区鸡泽县的辣椒加工企业达到130家,年加工鲜椒60万吨。安国市发挥天下第一药都的影响,建设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和加工聚集区,成功吸引...
热点专题 / MORE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农办科〔2018〕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水利)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有关农业大学,各省级农业科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2018年中央1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有关部署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附后),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18年9月30日

   

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2018年中央1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有关部署要求,组织带动全国农业科教系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导向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调整,集聚科技、产业、金融、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着力开展关键技术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创建、典型示范引领、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和体制机制创新,显著提升科技对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支撑水平,有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实施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协调发展的理念,着力解决制约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建立先进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农民美好生活需求相匹配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坚持目标引领。围绕乡村振兴对科技的迫切需求,聚焦产业技术供给、绿色投入品供给、优质农产品供给等主要目标,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形成乡村振兴科技供给新体系。

  

——坚持联合协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协调好中央与地方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力量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企业等各类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主体作用,形成各方面共同发力、协调推进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坚持分类施策。根据资源禀赋、生态功能、生产规模、产业基础、经营主体等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提供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平衡协调的乡村发展新模式。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围绕解决制约乡村振兴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着力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一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一批科技引领示范村(镇),培育壮大一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制度政策,基本满足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新品种、新装备、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等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的需求。力争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充分开发,专业化社会化科技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

——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积极抢占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着力在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强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打造发展新优势。

  

——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针对制约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全局性重大瓶颈问题,在作物改良、病虫害防控、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农艺融合和农业大数据等关键领域,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并研发配套技术系统,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科技支撑。

  

——集成应用一批科技成果和技术模式。坚持市场需求和产业问题导向,着力加强重大科技成果的集成熟化、示范推广和转化应用,重点转化一批经济性状突出、发展潜力大的粮、棉、油等重大新品种,在适宜地区推广一批蔬菜、果树、烟草、茶叶以及畜禽水产重要新品种;转化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肥料、新兽药、新疫苗、新农药以及农业机械等重大新产品(装备),推广一批绿色高效的重要农作物畜禽水产种养殖、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畜禽水产重大疫病防治、农机农艺结合、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水土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收储与高值利用、投入品减量高效施用等关键技术和模式,强有力支撑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的科技引领示范区。坚持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共赢”的基本导向,综合考虑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类型和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探索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治理当前农业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与运行机制,重点围绕做强区域主导产业、资源环境修复保育、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方面内容,突出科技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实现“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做好实用技术、专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坚持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成果的提炼总结和示范宣传,加强职业农民、农村干部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和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各类参与主体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实践技能,调动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培育一批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实施和参与主体。

  

四、实施重点

(一)加强基础前沿技术研究

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国家农业重大需求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针对事关国计民生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围绕农作物高效育种、有害生物长效绿色防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主要畜禽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农业合成生物技术、农业大数据整合技术、农业纳米技术、农业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装备研制等创新能力带动作用强,研究基础和人才储备较好的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和前沿技术问题,强化以原始创新和系统布局为特点的大科学研究组织模式,部署基础研究重点方向,实现重大科学突破,抢占世界科学发展制高点。

  

(二)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大宗农产品方面。重点是按照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要求,选育高产高效优质、适宜机械化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动植物水产新品种,研发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优质高产品种配套栽培养殖技术,研发土壤理化性状调控关键技术,研发农田养分均衡调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关键设备,研发水产高效生态健康生产技术,研发渔业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化技术,研发动物用抗菌药替代技术和产品以及中兽药制剂和精准用药技术,研发大宗农产品保鲜、贮藏和运输工程化技术;开展新型非热加工、绿色节能干燥、高效分离提取、长效减菌包装和清洁生产技术升级与集成应用。

  

——名特优新产品方面。重点是按照改善产品品质、提高效益、保护产地生态的要求,选育风味独特、品质优良、商品性好、适于加工的特色农作物畜禽水产新品种,研发配套高效、环保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和设备,开发特色农产品高效干燥、储藏保鲜等初加工工艺和设备,开展传统食品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传统加工食品高效加工工艺、储运技术和设备。

  

——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方面。重点是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的目标,选育适合于休闲农业基地种养条件的特色优质农作物畜禽水产新品种,研发配套栽培养殖技术,适合于民俗手工艺品制作的特色加工利用技术和设备,适用于不同规模经营主体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设备,围绕农村电商、餐饮、娱乐等新业态开发特色适用的农业信息化新技术,研发农业农村大数据收集整理挖掘和云平台技术。

  

(三)强化技术模式集成示范

——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开展集成推广,主要包括优势产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棉花、蔬菜、糖料、橡胶、奶牛、肉羊、生猪、肉鸭、水产品等不同产业的绿色提质增效技术模式。

  

——在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区,围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开展集成推广,主要包括果树、蔬菜、茶叶、牧草、烟草、中药材、热带香辛饮料、水产品等不同特色优势产业的绿色提质增效技术模式。

  

——在典型生态区,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农林文旅深度融合开展集成推广,主要包括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循环模式、牧区减牧还草模式、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模式、南方山区种草养畜模式、南方经济林林下经济模式、热区稻田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粮饲-猪-沼-肥”生态模式、“林果-粮经”立体生态模式、不同水体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渔农综合种养模式、渔业资源增养殖与高值利用模式、综合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经济沟模式、西北地区“牧-沼-粮-草-果”五配套模式、生态果园模式、不同区域生态观光村和生态农庄等农业绿色持续发展技术模式。

  

(四)打造1000个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镇)

——依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建设一批推动我国农业农村产业升级发展的科技引领示范村(镇)。依托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已有的国家级农业科技产业平台发展基础、科技优势和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政策支持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机制,加快推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示范区转化落地。探索乡村农业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培育一批与乡村产业发展紧密融合的创新型农业企业,引领乡村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依托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一批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引领示范村(镇)。依托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生态优先为导向,围绕农业产业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的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农业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农业生态系统养护修复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凝练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打造一批技术创新能力突出、技术推广水平领先、技术应用效益显著、模式辐射带动有力的科技引领示范村(镇)。

  

——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建设一批推动我国农村产业兴旺的科技引领示范村(镇)。

 

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区域发展中心,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立足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为重点,以集约化高效生产、智能化设施装备、绿色化精深加工等重大关键技术为核心,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区域乡村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开发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镇)。

  

——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建设一批推动我国农业农村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的科技引领示范村(镇)。

 

依托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示范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已有基础,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的要求,聚焦区域优势农产品和农业多功能性,以产学研协同、一体化攻关的科技创新联合体为单元,围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种养机具等的系统集成和生态环境养护修复、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应用节本降耗、提质增效、绿色生产和循环利用等技术模式,打造一批与当地农业资源禀赋和发展主流方向深度融合的创新驱动增长点,推动形成一批综合竞争力显著、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功能多元、文化内涵丰富、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科技支撑保障有力的科技引领示范村(镇)。

  

(五)培育一批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

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等为培训对象,重点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加强规范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支持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

以中等教育及以上学历的返乡下乡创业青年、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以及农村务农青年为对象,加强培训指导、创业孵化、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吸引年轻人务农创业,提高其创业兴业能力。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

以产业发展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为主要对象,以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发展的先进典型村为依托,按照“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培养模式,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交流研讨,不断提高农村带头人增收致富本领和示范带动能力。

  

——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带头人培训计划,

面向贫困地区,以村党组织书记及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为对象,聚焦贫困地区产业精准扶贫,加大对农民创新创业、农民合作社培育、美丽乡村建设、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等方面培训,提高扶贫带头人组织和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六)强化制度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激活机制。推进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机制改革,核心是把科技与产业的关联度、科技自身的创新度、科技对产业的贡献度作为评价标准。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做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着力解决农业基础性、区域性和行业性重大关键问题。探索科技与人才、金融、资本等要素资源结合新机制,推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区域农业经济增长极。

  

——放活人员。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激发科技人员面向市场的创新活力。以兼职取酬、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在企业和科研院校之间兼职兼薪、顺畅流动。促进公益性推广机构与经营性服务组织融合发展,激发农技人员推广活力。

  

——用活成果。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估机制,准确评价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提高科技成果的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打通成果供给与产业应用的通道。加快科技成果的集成配套、熟化应用,解决单一成果、单项技术用不了、用不好的问题。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农村部成立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工作推进小组,制定行动方案,牵头组织实施,开展绩效评估,进行指导监督,总结宣传典型案例;各省(区、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工作方案,组织协调本地科教系统、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等共同参与行动。

  

(二)加强协调协同

围绕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和实施重点,统筹优化政府、科教单位、推广机构和企业等各类主体的资源配置,整合存量资金,优先向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特色产业扶贫实用技术和“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领先技术研发倾斜,引导各类资源向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方向集聚。

  

(三)整合各类资源

以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为核心,大力整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等已有研究团队、平台。推动信息资源、平台仪器的共建共享,在任务组织上统筹考虑。在任务设置、研发推动、中试转化、推广应用中注重发挥企业的作用。

  

(四)加强考核评价

根据职责定位和主体责任,明确各参加单位重点工作的职责分工;制定考核评价办法,执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和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强化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绩效奖罚;推行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优化管理结构,强化工作督办问责,确保重点工作落地。


中县智库 / Solution MORE
专家视点
  • 浏览次数: 358
    更新日期: 2018 - 11 - 06
    张正河:讲好品牌故事,铸造县域特色农业品牌2017-04-12 13:48 来源: 人民论坛网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致辞讲话人民论坛网4月12日山东兰陵讯(记者 王驰)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推进“新四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品牌化是重要抓手。4月12日,由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临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自主品牌(兰陵)峰会”在兰陵召开。本文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的致辞讲话:各位领导,上午好!我今天准备用十分钟的时间,跟大家聊一聊县域特色农业品牌铸造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方面,所有的好品牌都是来自于产品品牌的基因,这个基因就是内在品牌问题,是内在质量问题。在地道的地方生产地道的产品,这也是我们做品牌的一个根本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话,我们没法做任何宣传。实际上关于品牌有好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要有一个商标,第二才叫品牌,更高级一点叫名牌。品牌分为三个口,一是消费者的口,二是销售者的口,三是竞争者的口。这三个口共同铸造了品牌的根本。第二个方面,简单说一下关于农产品的营销问题,现在说我们的农产品好,得用数据说话,我们用一些非常标准的、非常有权威的、非常有代表性的数据,来证明我们的产品是好产品。我想以下几个品牌做的非常成功,至少在一定阶段是非常成功的。平谷的大桃做的非常好,一个大桃就是五欧元,所以这个产品的营销做得非常不错。咱们山东的水果萝卜,牌子做得非常到位,也非常好。还有宁夏的枸杞、柴达木的枸杞,也都做得非常好。此外,砀山酥梨做的也非常好。刚才看到展示的材料里,有一个普洱茶,做得也是非常到位的。品牌就是讲故事,讲消费者听得懂、乐于听,并且能够讲得非常响亮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建立在地道的产品之上。品牌要讲有趣的故事,持续不断地给消费者讲有趣的故事。“天下菜园,美丽兰陵”,讲得非常好。种地道的东西,做好...
  • 浏览次数: 279
    更新日期: 2018 - 11 - 20
    2018年8月6日,崔长彬副主任应邀参加河北沽源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并发言,发言内容如下:一、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简史首先,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简史。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普惠金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额信贷,第二个阶段是微型金融,第三个阶段是普惠金融。小额信贷,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小额”,什么是小额呢?国际比较有共识的标准就是人均GDP的2.5倍,一笔贷款不超过这个额度,就可认定为小额,它因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有所不同,且是动态变化的。二一个是“信”,国内常常把小额贷款和小额信贷不做区分,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差别,“信”指的是信用,即无抵押、无质押、无担保,是纯信用贷款的概念。有些贷款虽然是小额,但需要抵押担保,严格来讲,不能称之为小额信贷。三一个词就是“贷”,就是贷款这一单项金融服务,没有其他金融服务。但即使是贫困人口,对服务的需求也是综合性的,所以小额信贷走向微型金融成为必然。二是微型金融阶段,这里“小额”走向“微型”,延续了小微的特征,而“信贷”走向“金融”则是服务更加综合化了——贫困人口除了贷款需求以外,也有存款、汇款、代收、代付、理财和保险等需求。如果说小额信贷需要一些NGO就能提供服务的话,微型金融则呼唤一个个更加正规的金融机构的诞生,其服务对象也从以前的以贫困中低收入人群为主扩展到微小企业。三是普惠金融阶段。普惠金融的理念更加重视金融服务机会要平等的权利观,强调获得持续的、可负担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是社会上每个人的权利。这一理念是对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理念的升华。普惠金融超越了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范畴,致力于将零散的微型金融机构有机结合起来,并使之成为国家金融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我们国家的普惠金融实践大体上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小额信贷阶段,是从1993年开始,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杜晓山研究员到孟加拉向尤努斯先生发起设立的乡村...
  • 浏览次数: 341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1
    北京市丰台区早在1993时就已开始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与量化、企业登记备案、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等措施,截止2013年底,经过20年的首轮改革,全区7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6个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中有3个也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监督有力”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初步实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转变为“按份共有”,初步完成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对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2013年,丰台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1073.1亿元,首次迈入千亿大关,排名北京市第一,资产总额比排名第二的海淀区多出182.6亿元。 同时通过股权改革,农民实现了村民向股东身份的转变,收入大幅增加,2013年全区农民收入构成中,从集体获得的收入达到14896元,占农民人均所得的77.5%。丰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主动适应了快速城市化和城镇化带来的挑战,为丰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随着首都城市功能的进一步调整和城市土地级差地租外部性的消退,丰台农村地区面临着产业空心化、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压力和股份合作企业经营乏力的风险和瓶颈。同时,由于产权股份权能的不完善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缺陷,企业在管理模式和治理机制上存在有效制衡不足、监督和激励乏力的问题,这些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股份权益产生了严重影响和威胁。在此背景下,有的改制较早的村实行了二次股改(果园村等),着重解决了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为新时期丰台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农村地区是支撑丰台区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所在,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在释放农村地区发展潜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社区股份合作企业和乡镇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是...
  • 浏览次数: 160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1
    现代农业发展要预留通向市场的“出口” 传统农业属于经验型产业,往往依据农户的生产经验进行生产,而面向市场的事则交给了农产品经纪人,经常导致“谷贱伤农”的事情。互联网快速发展以来,农业与市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二者的联结变的更加智能和多元,其中农副产品电商就成为农业面向市场的新型“中介人”,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了通向市场的载体平台,而现代农业也必须要预留通向市场的“出口”(品牌化、标准化),才能与农产品电商平台精准对接。现代农业发展与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密切相关,虽然处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通常情况下也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但在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动二者紧密结合,将有助于现代农业的良好发展 一、农副产品电商是一种趋势1、电商让农业更现代:直接面向市场,解决信息不对称(有大额交易数据的话可以研判趋势,指导生产)——由传统经验农业转向现代精准农业2、电商的本质是狭义上是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上的创新(营销新平台),广义上是打通了农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可视化”的相互支撑。3、电商在内容上是一种平台经济、商务经济,它本身不是农业产业,但它降低了农副产品通向市场的交易成本,是现代农业和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发展趋势。“好酒也怕巷子深”,现代农业必须对市场需求能够做出及时响应,而电商刚好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 二、电商倒逼农业发展转型1、电商让更多、更好的农副产品快速被市场发现,必将带来严峻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在所难免,倒逼各地必须想办法做出好产品,做出有品牌的产品。2、电商快速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关注度,必将带来产品需求规模的快速增加,对农副产品的产量有一定要求,产量太少的产品不宜通过电商销售(基于拉动地方经济的角度)。3、电商让本地区的农副产品快速送达各个类型的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口味差异导致对农副产品的评价不一在...
政策建议
  • 浏览次数: 102
    更新日期: 2018 - 12 - 14
    张正河主任近年主要建议报告在揉合多年研究和重大课题集中调查、讨论的基础上,向不同主管部门和决策部门呈送约10份内参类报告,有6份发挥了作用,为政策创设和完善做出了一定贡献。其中主要包括:1.《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若干建议》(国务院研究室送阅件)针对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优秀的青年农民纷纷进城进厂,大学生毕业后留恋城市,谁在农村种田?谁负责农村治理?提出1份《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若干建议》国务院研究室送阅件2015(*)号上报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各领导同志;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送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四大领导机构。2.关于《可将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布局作为新时期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重要突破口》的建议(中农办主任韩俊批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国农业已成为跨国公司R&D投资的热点。中国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国外对中国农业的“入侵”,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农业状态,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打破西方国家在意识领域、军事、政治、文化、乃至食物的垄断和讹诈。在此基础上,提出三大思路。提出《可将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布局作为新时期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重要突破口》。2015年呈送给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主任韩俊做了批示,给予充分的价值肯定,并请起草政策文件时认真吸收。3.《关于设计国家粮食安全券、跨区补偿的建议》(农业部韩长赋部长批示)承担国家粮食供给责任的粮食主产区在多重困局下,产粮积极性严重受挫。长此以往,将大大降低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而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研究团队在对13个粮食主产区生产、调出与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财政状态、当前粮食供求局势及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问题,提出粮食安全券指标及交易的建议。实现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推动...
中县报告
  • 浏览次数: 303
    更新日期: 2018 - 11 - 06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绿富德科技有限公司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色小镇研究组2017年5月2016年以来,国家密集部署了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内容涵盖申报、打造、培育、建设、政策、资金等方面内容;各地也纷纷出台了政策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位于城和乡之间,是城乡之间的纽带,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也反映出小城镇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成“产、城、人、文、景”五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特色小镇是一镇一品,特色,是立命之本,竞争力所在。特色化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担负责任又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各地(包括大都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踊跃打造特色小镇,文旅地产充满热情,模式、文章层出不穷。为了更健康引导,促进小城镇发展,积极培育北京特色小镇,我们应如何聚焦?如何科学培育和创建特色小镇?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绿富德科技有限公司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色小镇研究组三方组织人员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分类整理,并在些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分析。张正河教授负责总体设计、编排和分工安排,研究人员与中欧商学院的企业家、华夏幸福的高管、住建部相关的领导专家进行了交流;一些学生实地进行了调查;经济管理学院2014级、2015级国贸、电子商务、工商管理、金融的50位本科生、10位研究生和4位博士生参加了资料收集和调研;杜凯负责资料整理和分类研究,杨顾伟负责文字、图表的处理。本报告揭示了国内外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并试图回答北京市主管部门关心的主要问题:特色小镇特在何处?怎么发展(历程)?政府作用和市场力量如何发挥和配合?产业如何培育?产业(大学教育、特色工艺、历史文化、休闲、会议、时尚等)如何与当地居民就业幸福发生...
  • 浏览次数: 174
    更新日期: 2018 - 11 - 13
    凝心汇力 海纳百川 引凤还巢惠三农——农民工返乡创业“汇川实践”研究报告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组  长:梅方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副组长:詹慧龙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成  员:郑风田   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教授张立中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崔海兴   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副教授徐广才   北京农学院                   副教授  贾大猛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  高级经济师王  宏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就业创业服务处 处长贾廷灿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就业创业服务处 副处长张亚玲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新农村建设处 主任科员段亚光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办公室 主任科员   赵廷阳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就业创业服务处 主任科员景光明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就业创业服务处 科员 汇川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
合作交流 MORE
  • 讲课讲座
  • 学术交流
  • 会议论坛
  • 考察调研
  • 品牌推荐
Left
Right
联系我们 MORE

咨询热线:

18618321630

电子邮箱:jiadameng2008@163.com

咨询QQ:190360545

咨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2号楼205室(100083)

扫一扫

添加微信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合作伙伴 / clients MORE
2018 - 12 - 11
2018 - 12 - 11
2018 - 12 - 11
2018 - 12 - 11
2018 - 12 - 11
2018 - 12 - 11
2018 - 12 - 11
2018 - 12 - 11
2018 - 12 - 11
2018 - 12 - 11
Copyright ©2018 - 2021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2号楼205室(100083)
电话:18618321630
QQ:190360545
邮箱:jiadameng2008@163.com
进入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