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全国报名热线 400-000-0366
规划咨询 Enrollment
Hot News / 专家视点
2018 - 11 - 06
点击次数: 366
张正河:讲好品牌故事,铸造县域特色农业品牌2017-04-12 13:48 来源: 人民论坛网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致辞讲话人民论坛网4月12日山东兰陵讯(记者 王驰)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推进“新四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品牌化是重要抓手。4月12日,由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临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自主品牌(兰陵)峰会”在兰陵召开。本文为中国...
2018 - 11 - 06
点击次数: 310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绿富德科技有限公司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色小镇研究组2017年5月2016年以来,国家密集部署了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内容涵盖申报、打造、培育、建设、政策、资金等方面内容;各地也纷纷出台了政策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位于城和乡之间,是城乡之间的纽带,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也反映出小城镇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018 - 11 - 20
点击次数: 282
2018年8月6日,崔长彬副主任应邀参加河北沽源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并发言,发言内容如下:一、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简史首先,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简史。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普惠金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额信贷,第二个阶段是微型金融,第三个阶段是普惠金融。小额信贷,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小额”,什么是小额呢?国际比较有共识的标准就是人均GDP的2.5倍,一笔贷款不超过这个额度,就可认定...
2018 - 12 - 11
点击次数: 357
北京市丰台区早在1993时就已开始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与量化、企业登记备案、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等措施,截止2013年底,经过20年的首轮改革,全区7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6个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中有3个也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监督有力”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初步实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
微博 / WeiBo

[王健、张正河/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与战略布局

日期: 2018-12-11
浏览次数: 53
分享到: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与战略布局

 [王健、张正河/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与战略布局


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刻分析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机遇挑战,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面临一系列问题,阻滞着产业向纵深发展。从农产品加工业的内在问题看,产地初加工落后、精深加工率低、自主创新力弱、中小型企业比重大且集中度不高,是农产品加工业面临较为突出的内生问题。从体制机制方面看,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不强、农技推广薄弱、经营主体的能动性发挥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与上游种养殖一体化程度不高是重要的体制原因。

总体上来讲,未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上要“市场导向、融合科技、激发主体、接二连三、提质增效”。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本地化的加工产业集群;以科技融合为引领,多层次深度开发农产品附加价值;以培育加工型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使农户享受融合成果;以完善与种养殖和消费主体的上下游联接机制为突破口,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以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群提质增效为落脚点,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一、主攻方向

农产品加工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背景为农产品加工业从总量扩张向升级转变提供了消化吸收期。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依赖优质原料、产业链衔接协调、技术装备提升和政策配套,需要与产前产后环节相结合,构建一套完善的农产品加工支持体系。

一是产业融合式发展,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战略推动农业综合体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协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从技术渗透融合的角度促进产后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加工产品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主食加工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协调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三个领域”。推进产地的产后加工能力,扶持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的产地加工,重点扶持传统产品的主产区加工、园区加工的能力提升。

三是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建立原料基地。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区域布局对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特色产区、重点销区及关键物流节点的加工园区梯度转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加工引导生产、加工促进消费的格局。东、中、西部地区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产业,形成技术集成创新高地;中部地区发展专业化原料基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展加工产品种类,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带动一、二产业融合;西部地区发展资源型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区域优势,提升产品品牌化效应,以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一产和三产融合。

四是大力扶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产业化、企业化经营水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专用原料基地与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配送营销体系紧密衔接。

五是配合农业“走出去”战略机遇,推进优势产品的外向型发展。鼓励有实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境外建立原料基地、境外布点建厂,利用技术和信息优势,扩大原料市场和消费市场,同时消化国内的成本上涨压力。

六是将新技术、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的有机衔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加快农业一二三产融合。靠近都市的农产品产区,发展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挖掘农业多功能性,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

二、战略布局

(一)基于生态-资源-经济的布局战略

根据区域生态资源禀赋(光、温、水、土、气以及生物资源等)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及三产融合发展战略的重点应该与之相协调,结合我国区域生态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前瞻性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在区域上划分农产品加工业及三产融合产业的主导模式。

当前,根据我国不同的生态资源特征和经济发达程度,可将我国分为四种不同生态类型区:即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丰富区、农业优势主产区和沿海与都市区。

1、生态脆弱区(一、三带二)

该区域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资源有制约性短板,如高寒地区的主要限制性生态资源是作物生长所需的积温,而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域,水资源短缺是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因子。因此在生态脆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及一、三引导二产的策略为重点。在环境资源保护性挖掘和开发为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结合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一、三带二产。,既有利于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又能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生态资源丰富区(三带一、二)

该区域通常光、温、水、土、气以及生物资源等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景观优美,但往往因为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经济欠发达。在此类区域要因地制宜,以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农产品加工业及三产融合产业的布局。。这一区域尤其注意开发优势景观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有机结合,相互拉动,形成第三产业联动一、二产的模式,实现生态资源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

3、农业优势主产区(二带一、三)

该区域通常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经济相对发达,该区域在适度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带动一、三产业。通过第二产业的老大拉动,对第一产业(大种植、大养殖)进行产品的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以企业为主导,衔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产地加工的发展模式,通过第二产业带动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4、沿海与都市区(三带二、一)

该区域通常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良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该区域农业发展具有功能多样化特征,由过去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态、旅游、休闲、教育、科普等多种服务功能转变,要结合农业多功能性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观光采摘、生态餐厅、旅游休闲、保健养生、优特农产品加工等以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融城镇化和现代服务农业为一体,拓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空间,提升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第三产业带动二、一产业的发展。

(二)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布局战略

东部片区北起辽东湾,经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至北海的沿海平原,涉及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13个省市,国土面积60.9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3%。东部片区二、三产业发达,以园艺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畜牧和渔业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高,土地产出率高,生态条件好,水土流失问题较少,灌溉、化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农业功能出现多样化。主要问题是人多地少,农业面源污染集中区,农业功能需求缺口大。

中部片区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部分、河北部分及山东部分地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及陕西、山西、福建、广东、广西的一小部分,国土总面积265.9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7.7%。中部片区二、三产业部发达,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蔬菜、水果为主,所占比重较低,土地生产潜力大,是我国粮、棉、油的输出地区。该地区的主要问题是高效经济作物比重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改善,机械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于东部地区,该区域农产品加工业及三产融合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为特色农产品及多样性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构建与技术集成,以基地依托型为主,发展聚集性农产品加工基地,带动第一产业发展,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助推第三产业发展。。

西部片区包括西北、西南地区,我国二、三级阶梯的高原山区,国土面积为633.4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6.0%。西北地区水热条件差,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问题为全国最严重的地区,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土地产出率低。西南地区植被保护较好,工业化程度低,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发展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从产业选择以综合发展与整体协调型和基地依托型为主,发展特色休闲与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及三产融合发展重点方向是以第三产业拉动第一产业发展,带动以食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本文节选自:农业部《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任务与主攻方向》课题部分研究成果(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2015年课题)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Copyright ©2018 - 2021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2号楼205室(100083)
电话:18618321630
QQ:190360545
邮箱:jiadameng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