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全国报名热线 400-000-0366
规划咨询 Enrollment
Hot News / 专家视点
2018 - 11 - 06
点击次数: 366
张正河:讲好品牌故事,铸造县域特色农业品牌2017-04-12 13:48 来源: 人民论坛网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致辞讲话人民论坛网4月12日山东兰陵讯(记者 王驰)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推进“新四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品牌化是重要抓手。4月12日,由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临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自主品牌(兰陵)峰会”在兰陵召开。本文为中国...
2018 - 11 - 20
点击次数: 282
2018年8月6日,崔长彬副主任应邀参加河北沽源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并发言,发言内容如下:一、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简史首先,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简史。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普惠金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额信贷,第二个阶段是微型金融,第三个阶段是普惠金融。小额信贷,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小额”,什么是小额呢?国际比较有共识的标准就是人均GDP的2.5倍,一笔贷款不超过这个额度,就可认定...
2018 - 12 - 11
点击次数: 357
北京市丰台区早在1993时就已开始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与量化、企业登记备案、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等措施,截止2013年底,经过20年的首轮改革,全区7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6个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中有3个也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监督有力”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初步实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
2018 - 12 - 11
点击次数: 162
现代农业发展要预留通向市场的“出口” 传统农业属于经验型产业,往往依据农户的生产经验进行生产,而面向市场的事则交给了农产品经纪人,经常导致“谷贱伤农”的事情。互联网快速发展以来,农业与市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二者的联结变的更加智能和多元,其中农副产品电商就成为农业面向市场的新型“中介人”,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了通向市场的载体平台,而现代农业也必须要预留通向市场的“出口”(品牌...
微博 / WeiBo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日期: 2018-11-06
浏览次数: 953
分享到: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留影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平均三年再造一个新晋江。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26.16%;1978年,晋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45亿元,到2001年已达到303.5亿元,22年中经济总量翻了七番之多,平均三年翻一番,等于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晋江。1978年晋江的财政收入仅为1476万元,2001年达到16.1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2.6%。

——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跃入全国十强县(市)行列,而且位次不断前移。1991年,在全国首次公布的百强县(市)名单中,晋江市排名第五十五位,1994年上升到第十五位,2001年又跃入百强县(市)前10名行列。1994年以后,晋江市一直名列福建经济实力“十强”县(市)之首。2001年,晋江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14。

——工业化进程加快,在全省率先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晋江的工业化水平很低,197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只有0.51亿元。改革开放后,晋江大力发展工业,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值超千万元的规模企业达537家,超亿元的55家;形成了制鞋、纺织服装、建材陶瓷、纸制品、食品和玩具等支柱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许多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并出口到世界各地。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前,晋江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1978年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为38.635.126.3。改革开放后,晋江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001年调整为3.55540.5。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使晋江的经济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发展后劲和抵抗外部环境影响的能力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充分利用侨乡和沿海对外开放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截至2001年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43.3亿美元,累计批准三资企业2850家,三资企业总产值达到264.8亿元,全社会商品出口总值完成17.85亿美元。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环境不断改善。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40元,比1978年的107元增加了56.4倍,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也有显著增加;全市累计有12个镇和317个村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目标,分别占镇、村总数的80%和82.6%。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高等级公路连接所有乡镇,镇镇建有11万伏输变电站,电话普及率达70%。

晋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除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和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的正确领导等重要因素外,就其自身而言,关键在于晋江的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有关专家称之为“晋江模式”。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发展要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入研究晋江经验,给我们以下几点深刻启示。

启示之一: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晋江的干部群众就积极走“市场—原材料—技术”和“原材料—市场—技术”的经营路子,把几万名农民引入市场,形成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抢先开辟了国内市场。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国家对经济进行治理整顿时,晋江的干部群众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拓展晋江产品的国际市场,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九五”期间,针对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晋江市通过积极培育一批辐射面较广的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先后在全国70多个大中型城市建立6000多个常设专柜和销售点,成功举办4届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3届全国糖酒食品博览会和两届全国陶瓷石材博览会,开通中国晋江企业网和鞋业、陶瓷石材、食品、汽车等网站,并成功举办晋江国际鞋业和中国陶瓷石材网上博览会等举措,有力地拓展了国内外市场。晋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把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和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拓展国内外市场的能力,才能在新世纪中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启示之二: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晋江人民在历史上就敢拼、爱拼、善拼,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的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们正是凭着这种“爱拼才会赢”的顽强拼搏精神,硬是把纺织服装、陶瓷建材、制鞋、食品等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晋江的支柱产业,集“中国鞋都”、“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陶瓷建材和玩具生产基地等称号于一身,并有多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由此可见,要在新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像晋江人民那样,坚持振奋精神勇于拼搏,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发挥优势善于拼搏,在拼搏中取胜、在拼搏中发展。

启示之三: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晋江曾发生过闻名全国的“假药案”,使自身形象受到了极大损害。晋江的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们由此深刻认识到诚信是市场主体的立身处世之本,决不能以诚信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他们认真汲取教训,以诚信为本,事事处处讲诚信,重新赢得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在全国树立了讲诚信的良好形象。晋江经验昭示了一条真理,即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只有坚持事事处处讲诚信,大力倡导信用文化,塑造信用社会,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启示之四: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晋江的广大干部群众利用侨乡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多的“三闲”优势,选择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联户集资兴办乡镇企业,找到一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子。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晋江人民又充分发挥侨乡海外华侨多的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吸引外资创办“三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技术、生产和管理水平,推动了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党的十四大后,晋江人民又将目光转向了“提高”和“创新”上,积极探索走“三个提高”(提高经济质量、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城市品位)、“四大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的发展路子。晋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立足本地优势,不断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才能走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启示之五: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改革开放初期,当陈埭镇群众开始联户集资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时,晋江县委、县政府及时推广他们的经验,在晋江形成了一股兴办乡镇企业的热潮。“九五”期间,当企业发展面临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晋江市委、市政府又及时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做大做强企业,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在为市场主体服务方面,通过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为企业家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企业到外地举办晋江产品展销会、设立产品专柜和举办产品博览会,以及转变机关作风,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能,为市场主体发展经济提供了有效服务。晋江的经验充分说明,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各级政府只有通过及时引导、优质服务和辅以有效管理,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错位”或“不到位”,才能履行好领导经济工作的历史责任。

                                      《人民日报》 (2002年08月20日第十一版)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18 - 11 - 06
现代农业到底什么样?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环节,如何做到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怎样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找到短板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双阳区是从传统农业县脱胎而来,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很难支撑起作为长春城市副中心城区的建设发展需要。双阳区秉持“区位优势得天独特,拥有青山绿水”这一现代农业自然禀赋,主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他们提出,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坚持三产融合、三业并举,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构建全区“三农”发展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形成农民收入增长新机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演变。 主动出击打造果蔬生产采摘产业带从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往南,沿长清公路,转奢新线,一路上“国信现代农业基地”“草莓小镇”“奢爱农业主题公园”……一条以绿色有机果蔬生产、采摘为特色的产业带已经形成。双阳区已建成各类果蔬产...
2018 - 11 - 06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留影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平均三年再造一个新晋江。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26.16%;1978年,晋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45亿元,到2001年已达到303.5亿元,22年中经济总量翻了七番之多,平均三年翻一番,等于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晋江。1978年晋江的财政收入仅为1476万元,2001年达到16.1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2.6%。——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跃入全国十强县(市)行列,而且位次不断前移。1991年,在全国首...
2018 - 11 - 06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是听听大家对经济发展形势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我向在座各位民营企业家和全国广大民营企业家,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几位民营企业代表发了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收。下面,结合大家发言和关心的问题,我讲几点意见。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1980年,温州的章...
2018 - 11 - 06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根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部署,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畜禽和水产品等主产区,也是经济和人口相对集中、河流水系比较发达的区域。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相关省市不断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资源开发强度大、生产经营方式不合理、历史欠账多等原因,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仍是长江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改善长江水质,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
Copyright ©2018 - 2021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2号楼205室(100083)
电话:18618321630
QQ:190360545
邮箱:jiadameng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