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全国报名热线 400-000-0366
规划咨询 Enrollment
Hot News / 专家视点
2018 - 11 - 06
点击次数: 361
张正河:讲好品牌故事,铸造县域特色农业品牌2017-04-12 13:48 来源: 人民论坛网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致辞讲话人民论坛网4月12日山东兰陵讯(记者 王驰)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推进“新四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品牌化是重要抓手。4月12日,由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临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自主品牌(兰陵)峰会”在兰陵召开。本文为中国...
2018 - 11 - 20
点击次数: 282
2018年8月6日,崔长彬副主任应邀参加河北沽源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并发言,发言内容如下:一、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简史首先,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简史。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普惠金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额信贷,第二个阶段是微型金融,第三个阶段是普惠金融。小额信贷,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小额”,什么是小额呢?国际比较有共识的标准就是人均GDP的2.5倍,一笔贷款不超过这个额度,就可认定...
2018 - 12 - 11
点击次数: 349
北京市丰台区早在1993时就已开始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与量化、企业登记备案、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等措施,截止2013年底,经过20年的首轮改革,全区7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6个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中有3个也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监督有力”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初步实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
2018 - 12 - 11
点击次数: 162
现代农业发展要预留通向市场的“出口” 传统农业属于经验型产业,往往依据农户的生产经验进行生产,而面向市场的事则交给了农产品经纪人,经常导致“谷贱伤农”的事情。互联网快速发展以来,农业与市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二者的联结变的更加智能和多元,其中农副产品电商就成为农业面向市场的新型“中介人”,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了通向市场的载体平台,而现代农业也必须要预留通向市场的“出口”(品牌...
微博 / WeiBo
《县域现代农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序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更加重视农业、稳定农业。农业农村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是调节劳动力就业波动的“蓄水池”,是扩大消费新的增长点。只有持续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巩固发展稳粮增收好形势,稳定农产品供给和价格,才能为适应新常态稳定市场信心、扩大回旋空间、增强应对底气。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可归纳为:成事不足(有限),败事有余(无限)。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高效化,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形式是规模化,方向是集约化,路径是产业化。首先,土地流转及适度规模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城镇化背景下,进城农民的耕地如何有效公平规范地流转,为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工具运用提供了条件,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不过,机械化是有条件的,平原地区很有效,但在山区、丘陵地区,由于土地面积较小,限制了机械化的应用,甚至无法利用机械。其次,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特别是信息技术为农业进步插上翅膀。第三,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过程。无论是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还是龙头企业,都是在市场经济引导下的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的主体。第四,经营者主体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农业现代化必须有高素质的农民这一...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6
浏览次数:56
6375041094268441821455863.pdf发表于《国家治理》周刊,2020年9月第4期以城乡要素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贾大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正河 摘  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要素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人口、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城乡要素发展入手,分析了城乡要素流动态势、研究了新时代城乡要素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城乡要素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期望通过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乡要素  城乡融合【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确定了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达到60.6%,更多的农业人口走向城镇就业置业安家,...
发布时间: 2021 - 03 - 03
浏览次数:115
转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2期发表了张正河教授及其博士生杜凯的论文《中国工农城乡发展:滞后与同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69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变迁。文中运用不平衡理论对产业和区域发展滞后进行了讨论,并从工农相互作用的角度把中国工农城乡发展率先与跟进关系的演变7个阶段进行了定性分析,进而运用统计数据对全国及各省工农城乡关系进行定量判断,最后提出了不同区域优化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措施。   张正河教授的这篇论文,对中国的工农城乡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突破性的研究。《中国软科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是经济管理学院规定的A类期刊。该期刊致力于推进决策科学化,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重大理论动向、国内外软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据悉,张正河教授在上个世纪末即开始这一课题的研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倾注了大量心血。张正河教授自工作以来,主持包括国家重大、重点等省部以上科研课题40多项,获省部以上科技进步、社会成果等奖励20多项;发表在新华文摘、管理世界、瞭望、财经研究、经济学家、中国软科学、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国际贸易、技术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农村金融研究、调研世界...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4
浏览次数:142
2018年12月5日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本刊课题组[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瑞安市农合联“三位一体”合作经济创新实践的经验和启示,揭示了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的发展方向、创新路径和基本原则,为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理出了基本思路,为各地领导谋划推进农村合作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参考借鉴。[关键词]瑞安实践;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经济[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270(2018)06―0062―09[ 项目简介 ] 本课题“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研究”是在中央党校立项的校级课题。 [作者简介] 曾业松,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领导科学》杂志总编辑(主持人、总撰稿); 贾大猛,中国农业大学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执笔人);杨智贤,中国乡镇企业协会秘书长(执笔人)。课题组成员有:刘国生,中华供销集团企管审计部兼资本运营部总经理;向春玲,中共中央 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部社会发展理论教研室副主任、教授;胡正武,浙江省温州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周晓华,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志酬,瑞安市农合联理事长、供销合作社主任等。浙江省瑞安市2006年率先成立农村合作协会,成为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先行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实地调研肯定“瑞安实践”,并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构想。为落实...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1
浏览次数:100
《县域现代农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序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更加重视农业、稳定农业。农业农村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是调节劳动力就业波动的“蓄水池”,是扩大消费新的增长点。只有持续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巩固发展稳粮增收好形势,稳定农产品供给和价格,才能为适应新常态稳定市场信心、扩大回旋空间、增强应对底气。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可归纳为:成事不足(有限),败事有余(无限)。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高效化,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形式是规模化,方向是集约化,路径是产业化。首先,土地流转及适度规模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城镇化背景下,进城农民的耕地如何有效公平规范地流转,为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工具运用提供了条件,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不过,机械化是有条件的,平原地区很有效,但在山区、丘陵地区,由于土地面积较小,限制了机械化的应用,甚至无法利用机械。其次,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特别是信息技术为农业进步插上翅膀。第三,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6
浏览次数:56
2015年02月16日15:05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  在我国,县级行政单位有县级市、市辖区、县及自治县、旗等。县城指行政区划体系中级别为县的城镇,主要指县政府所在地,即城关镇区。尽管我国县城数量多、基数大,是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然而近年来,我国县城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县城具备一般城镇发展的基础,但大多数县城经济不发达、缺乏活力,在集聚人气方面缺乏吸引力,导致多数县城规模过小,资源使用方面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有研究指出,阻碍我国县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规模偏小、密度偏低,人口压力和负担较小,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程度不够。因此,促进未来我国县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扩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密度,从而促进包括县级市在内的中小城市经济效率的提高(刘云中:《县(市)区划调整与县级城市发展研究》,《中国市场》,2013)。  县城在经济社会体系中的重要性  古语说:“郡县治,天下安。 ”从全国范围讲,县城是我国行政级别中的微观层级,是城市的基本细胞;从国家城镇体系讲,县城是基本的层次,是功能完备的单元,也是行政级别中最稳定的一节;从县域范围内讲,县城是县域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经济发展的龙头,更是重要的增长极。所以,县城在我国经济社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县城是国家行政体系的基本细胞。县制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悠久...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6
浏览次数:103
张正河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9月5日主要内容提纲一、大环境、大问题、大理念1、改革40年前起源于农村的改革,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人口由8亿变成13.5亿;国家GDP2000亿美元变成12万亿,由美国的1-2/100发展到65/100;工业门类最齐备;城市化率由17%变成59%;信息化应用水平世界第一2、农业怎么办?(1)国际风险。入世以来农产品净进口直线上升态势明显,2017年中国粮豆进口超过了11000(8000/2015年)万吨,超过粮豆总产量的17%,远远超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规定的5%目标,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频频爆发的国内农产品难卖事件。(2)谁来种地。“抽水机式”的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得农村主体老弱化现象严重,农业劳动力的年龄和素质结构问题日显。我国农业生产表现为“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弃农撂荒问题日趋严峻,“谁来种地”正在演化为社会问题,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不足问题逐步显现。(3)怎么种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小农户生产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日趋加剧。如何处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民进城、宅基地整理等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土地资源配置的土地制度改革,经营主体的城乡流动机制建设等。(4)利益低下。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等矛盾非常突出,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6
浏览次数:58
中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问题思考On Tech Innovation in China Agri-business张正河摘要:在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作者用了三年的时间对各种资料进行剥离统计,认为涉农企业主要包括A类全部(01-05大类)和C类制造业12个大类。截止到2009年,我国约有涉农企业(单位)190万家,这些企业中的典型应该是中国农业高校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在对重点的980家涉农企业的调查基础上,认为少数大规模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好的,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出现明显的层次分化,技术创新成为涉农企业绩效增长的关键要素,涉农企业进入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型期;进而分析了涉农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最后确定公共财政支持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四个重点方向。作者简介:张正河,男,1964年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涉农企业管理;农村科技创新;区域统筹发展规划。联系地址:北京海淀清华东路17号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 13601312318    电子邮箱zhangzhenghe@cau.edu.cn 笔者对涉农企业进行了7次调查和4次培训式交流,企业数近千(980)家,这些企业的子行业分布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企业...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6
浏览次数:56
应《新西部》杂志约稿,崔长彬副主任在该杂志发表文章:《探索建立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信用体系——田东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启示》。全文如下:田东位于广西西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距离中越边境150公里,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地区。2008年12月,田东成为全国农村综合金融改革试点县。经过10年时间的努力,田东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得到长足发展、“三农”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扶贫工作得到有力支持三个方面。而这些成果的取得,均得益于田东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心的“六大体系”建设。 一、田东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六大体系”的经济学逻辑田东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构建的机构、信用、支付、保险、担保、村级服务 “六大体系”,在全国农村率先系统化破解了农户资金缺、贷款难的问题,激励农户从“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探索出了农户利用金融资源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其中,信用体系发挥了龙头和支柱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安排契合了市场经济特性和我国农村金融实际。信用、价格和交易成本是市场经济的三个关键要素。其中,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户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用款少、用款频、用款急,却缺抵押、缺质押、缺担保、缺报表,...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0
浏览次数:44
Copyright ©2018 - 2021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2号楼205室(100083)
电话:18618321630
QQ:190360545
邮箱:jiadameng2008@163.com